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消息,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了《关于人工智能“模塑申城”的实施方案》的通知。
《方案》中提到要瞄准技术前沿,坚持应用牵引,通过推进人工智能“模塑申城”,建设智能算力集群、语料供给体系、虚实融合实训场、行业基座大模型等基础底座,打造智能终端、科学智能、在线新经济、自动驾驶、具身智能等关键领域生产力工具,聚焦金融、制造、教育、医疗、文旅、城市治理等重点行业加速应用赋能。到2025年底,建成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,力争全市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EFLOPS,形成50个左右具有显著成效的行业开放语料库示范应用成果,建设3-5个大模型创新加速孵化器,建成一批上下游协同的赋能中心和垂直模型训练场。
另据本协会咨询有关业内人士了解,截止2024年底我国总算力规模才246 EFLOPS左右,而上海目前总共只有15 EFLOPS。如果按照《方案》推进,2025年上海新上算力将十分庞大,极大可能将利好上游相关电子材料行业,例如12英寸先进制程用大硅片,磷化铟,氮化镓,铌酸锂以及金刚石等等。
另外,未来几年在算力规模的发力的不仅有上海一地,据不完全统计,北京、深圳、河南以及重庆等各地都在发力算力规模。到2027年,我国算力规模有望翻数倍:
1.据《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(2024-2027年)》,到2025年,北京市的智算供给规模将达到45EFLOPS,为AI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。
2.据《深圳市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(2024-2025)》,到 2026 年,重庆总纳管算力规模达到 35EFLOPS,全市算力规模达到 14EFLOPS。
3.据《重庆市算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,根据《行动计划》可知,到 2026 年,重庆总纳管算力规模达到 35EFLOPS,全市算力规模达到 14EFLOPS,智算规模占比达到 50%,绿色算力占比达到 60%,省际算力直连城市数达到 35 个,算力使用成本下降 50%,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到 1500 亿元,优秀行业大模型产品数达到 100 个,赋能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 2000 家。
4.近日,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《河南省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规划(2024—2026年)》,规划中明确提出,到2026年底,全省的算力规模要达到120EFlops,并且智算中心规模力争达到100EFlops。
5.近日广东省政府宣布,计划到2025年实现算力规模超40EFLOPS,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。目标2027年算力超60EFLOPS,构建领先算法体系,发展8大门类智能终端产品,建立超500个应用场景,提升行业劳动生产率,预计产业规模将超4400亿元。